讀過《贏在起跑線,然後? 》的朋友們相信已經知道筆者曾把大學時所遇到的同學歸納為三類不同的學生,其中一種為家境優異,從小就在國際學校升學,奉行的是「快樂學習」的宗旨,讀書對他們來說並不是為了要爭取一張大學的入場卷,而是去「學習」不同知識,到大學選修科目時有著更大的自由度,可以有條件選修自己真正感到興趣的學科,而不是盲目追求有著「高薪厚職前景」的科目。就著「快樂學習」這四字,令我回想到過去曾在芬蘭當交換生時的時光。在這片被譽為「全球最快樂」以及有著「全球最佳教育制度」的土地上學習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與香港的教育相比之下,兩地之間的教育制度有何異同之處呢? 「快樂學習」在芬蘭又是否只是家境優異的學生所享有的特權呢?
時間回到今年年頭,我到了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 Aalto University 當交換生。這是一所在芬蘭排行前三的大學(有趣的一點是儘管芬蘭的教育被公認為是全球最佳的教育,但芬蘭大學普遍的全球排名並不高,有機會的話會再跟大家談談這奇異的現象)。這所大學亦有段有趣的歷史,它的前身為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849年成立), the Helsinki School of Economics (1904 年成立), and the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Helsinki(1871年成立)這三所大學。在2010年時芬蘭政府為了提倡創新,把這三所大學合為一體,並以芬蘭著名建築設計師 Alvar Aalto 命名。
學校歷史便說到這裡,至於當地的教育制度是如何的好呢?說白的,我覺得就著上課體驗這一層面上其實跟科大沒有甚麼太大的分別,商科的課堂都是圍繞著做不同的 Project,然後就著 Project 的內容寫一份報告以及作口頭匯報。但要評論一個教育制度,並不是單靠區區數個月的上課體驗並能莽下結論,因此就著芬蘭的教育制度我曾跟當地不同的大學生有著數次討論,並得出以下的觀點:
1)通常我們所指芬蘭好的教育是指整體教育制度較為完善,能從小就照顧到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並不會像香港般從小就要把學生分為不同的 「banding」。其中一個例子便是我在芬蘭所認識的一對兄妹,哥哥從小便是一名運動健將,以及喜歡讀書,在中學畢業後他亦順利考進Aalto University ,繼續尋學問;而他的妹妹則較為平庸,從小便沒有讀書的天分,因此中學畢業後亦沒有考大學,而是轉去就讀一些應用課程,現在一間復康機構工作。縱使如此,兩兄妹亦不會因這樣而讓人比較,因為芬蘭政府在設計整個教育制度時已經考慮到不是每一名學生都有升讀大學的想法,所以她們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多元的發展給予當地學生選擇。
2)芬蘭學生在讀書時基本上亦沒有甚麼太大的壓力。除了因為有著完善的教育制度之外,當地亦不會有一種「如果上不了大學就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觀念。一方面這是歸功於當地社會的保障制度(例如每一位年青人到某特定年齡時就能獲得政府在住屋方面的資助,因此他們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已經會搬離自己父母的家,然後到另一些城市獨立發展或上大學,聽到這裡我亦是頗為愕然),另一方面就是整個社會亦不會帶著「功利」的眼光去看待教育,教育於他們而言不是一種向上流的踏腳石,而是一個真正尋找學問,又或是一處能學會手藝的地方。
當然這並不是要為兩處地方的教育制度下個定論,判斷孰好孰壞,因為兩者整體的經濟、社會保障、發展程度的情況也是不同,很難把兩者作出一個公平的比較。但在寫這篇文章時,以及當我在回望在芬蘭學習的日子時,我會不自禁地反思上大學的目的是為了甚麼,教育的目的又是為了甚麼呢?我們又是否過於功利化我們的教育制度呢?
網上圖片
Comments